博客年龄:17年5个月
访问:?
文章:248篇

个人描述

姓名:孟可职业:年龄:

玛丽亚不想遭受表扬

2008-08-01 02:20 阅读(?)评论(0)

本人此次到新疆采访,主要任务是采写一位名叫玛丽亚的维吾尔族中年妇女。她不是政治人物,只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善良女人。但是,她发出的责问,提出的观点,以及她的无可奈何,却是必须放到政治与道德层面加以总结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下是稿件全文,已于今日刊登于本报(中国石油报)。 

玛丽亚不想遭受表扬

 

本报记者  孟可

 

就好像有人说了:圣母玛丽亚已莅临凡尘,教育人们爱心助人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致位置在新疆乌鲁木齐,具体地点是紧靠地窝铺国际机场的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新疆地质调查处,及乌鲁木齐基地管理处大院。

还说,玛丽亚现在是一名维吾尔族中年妇女,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北京时间每天清晨4点,乌鲁木齐时间每天清晨6点,她就和环卫绿化队其他清洁工一样,拿着大扫帚分片清扫基地大院的卫生了,早起散步的老同志或早起出门的其他人,都喜欢跟她打招呼:

“丫头,你这么早就出来扫地啦?”或者:“扫地哪?出来这么早?”再或者:“你咋天天这么早?”等等。

不过,外来人找到她得费番周折。

记者曾向不止一位维吾尔族同志打听她。

“你认识玛丽亚吗?”

“玛丽亚?你咋不打听古丽?我们维吾尔族女娃子里,叫玛丽亚叫古丽的太多了!你问的玛丽亚,是哪一个玛丽亚?”

“基地管理处环卫绿化队的,胖胖的,皮肤有些黑,个子也不高。”

“……不、不认识。”

经知情人指点,记者再问:“你们新疆有名的‘慈善爸爸’,名字叫个帕尔哈提的,是她丈夫。”或者:“地调处党群工作部副主任胡西塔尔的太太阿米娜,和她是好朋友。”

“……嗯?噢……好像有这么一个人……是有这么一个人,扎一块黑灰白三种花色图案的混纺头巾,是吧?对,是扎了那样一块头巾……真是一个好人,跟我们这儿胡尔西旦也是好朋友。”

这就有着落了。今年7月3日,基地管理处党群工作部的同志带记者拜访玛丽亚。

因头晕躺在家里休息的玛丽亚起身换衣服,把那块黑灰白三种花色图案的混纺头巾扎好,勒紧。下面楼层的女邻居闻听楼上人声嘈杂,跑上来帮玛丽亚按照维吾尔族的习惯招待客人,替玛丽亚在茶几上摆满丰盛的吃食。

玛丽亚今年47岁,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15年前,玛丽亚的父亲和母亲短短12天内相继去世,玛丽亚的家成了全家人的家,哥、嫂、弟、妹一应6人常来串门或住上几天,其乐融融从没红过脸。玛丽亚的丈夫帕尔哈提是地调处某地震队的汽车驾驶员,经常随队外出施工,家里家外一应琐事由玛丽亚一手操持。

玛丽亚确实很胖,确实个子不高皮肤有些黑。所以,头晕,既是由于玛丽亚身患贫血病、肥胖病、低血糖和低血压(据说心脏也有些问题),也是由于太过劳累。

玛丽亚汉语流利且语速极快。但对玛丽亚的此次拜访令人失望,玛丽亚仅让记者弄懂了2个常识性问题。

一、玛丽亚是穆斯林,怎么和天主教的圣母玛丽亚使用相同名字?原来,圣母玛丽亚谦虚、忍耐、助人的爱心及行动的美德,也是伊撕兰教认可的高尚精神,这在《古兰经》上是有明确记载的。玛丽亚的名字就是直接取自《古兰经》。

查阅资料得知,在《圣经》亚兰文译本,玛丽亚称Maryām。在《古兰经》汉语译本,玛丽亚称麦尔彦。在《古兰经》维吾尔语译本,玛丽亚称麦里亚姆。三者互为谐音。因此,在维吾尔语,玛丽亚名字的读音是麦里亚姆。

二、维吾尔族同志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就比如玛丽亚的名字麦里亚姆·吐拉甫努尔,麦里亚姆是玛丽亚的名字,吐拉甫是玛丽亚父亲的名字,努尔,则是玛丽亚爷爷的名字。麦里亚姆·吐拉甫努尔,相当于玛丽亚简要的父系族谱。你听到这个名字,应当知道玛丽亚是谁的孙女,谁的女儿。

熟悉情况的同志说,玛丽亚的父亲吐拉甫努尔也曾在地调处工作,也是口碑极好的人。玛丽亚说,读小学一年级时,她曾抱怨父亲为什么不叫她“古丽”。“古丽”是花儿,麦里亚姆年代久远,她不想叫这个名字。

父亲告诉她:“麦里亚姆是伟大的名字,你应当叫这个名字”。显然寄托了父亲希望女儿能如玛丽亚再生、践行以爱人助人为乐的普世价值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大家不叫她麦里亚姆叫她玛丽亚?原来,玛丽亚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就读于使用汉语教学的明园石油子弟学校。在新疆,似玛丽亚这样进入汉语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官方和民间统称“民考汉”。石油子弟学校的老师感觉叫麦里亚姆有点儿拗口,说“还是叫你玛丽亚吧!”于是,家里人仍叫她亚麦里亚姆,老师、同学和同事一直叫她玛丽亚。

动问玛丽亚的爱人之心与助人之举,玛丽亚只是温和地笑,只说“不好意思,真是不好意思”。

玛丽亚的“不好意思,真是不好意思”,迫使记者于当天向基地新闻中心求援。新闻中心的女同志阎凤玲直接把电话打到环卫绿化队,说有记者采访玛丽亚。

绿化队的领导说,玛丽亚这个人表现一般不突出嘛,记者同志是不是搞错了?环卫绿化队愿另行推荐优秀人选。记者确认没搞错,说几千公里从北京飞到乌鲁木齐,就是为了采访环卫绿化队的玛丽亚。

据小阎同志后来说,如此,绿化队的领导方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速请玛丽亚来环卫绿化队,告诉玛丽亚有记者采访。玛丽亚闻听竟浑身哆嗦起身便走,被队领导死命按到了椅子上。

记者被带到环卫绿化队,环卫绿化队的秦队长和刘指导员、玛丽亚所在楼区的百户长热孜万古丽,正对玛丽亚“严加看管”。

“哎呀,原来是你!”刘指导员起身切西瓜,却不料阎凤玲已勾住玛丽亚的脖子与玛丽亚搂到了一起。

阎凤玲有些迫不及待,告诉记者:“我和玛丽亚是石油子弟学校的同学。她的善良和爱帮助人是从小的,一贯的!大同学欺负小同学,她一定挺身而出斥责大同学,保护小同学。同学玩滚铁环,铁环倒了,玛丽亚一定跑过去把铁环扶好,让同学继续滚铁环。我父亲生病在医院输液,输完液站不起来,玛丽亚把我父亲搀起来……她的善良和热心助人确实是从小的,一贯的!”

玛丽亚的百户长热孜万古丽也说:“玛丽亚做人低调。我注意她,就是出于一些不让人注意的小事情。”随即,开始介绍自己看到和了解到的有关玛丽亚的事情。

所谓百户长,其实是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人,每人负责联系4栋居民楼约100户居民。上世纪90年代,玛丽亚也曾担任百户长。

热孜万古丽一个劲儿说,玛丽亚一个劲儿用胳膊肘捅热孜万古丽。热孜万古丽呢,越说越起劲儿。玛丽亚打断热孜万古丽:“你别说了,这些小事情你说它干啥?”

热孜万古丽尽力反驳:“我咋就不能说?我咋就不能说?”

玛丽亚生气了,改用维吾尔语阻止热孜万古丽:“我要过平静的生活。这样宣传我,让我怎么收场?”

汉族同志没听懂,继续“引导”玛丽亚介绍自己,玛丽亚语出惊人强行收场:“我的父辈说过,做好事不应当留名。非要宣传我,等我死了再说。” 说罢,绝不通融地抬下巴看天花扳。

记者等人只得起身告辞。环卫绿化队的秦队长叫住了玛丽亚:“姐姐,你原来是这样好的人。你做下那么多好事,咋不让妹妹知道撒?”

第二天,7月4日,北京时间晨7时,乌鲁木齐时间晨5时,记者独自找到玛丽亚的卫生责任区,试图再度与玛丽亚开创对话局面。

那段路实在难以清扫。因基地正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路的一侧已被整段开挖,泥土中有发黄脱落的桑榆树叶混杂,扫起来轻不得重不得。另一侧停着几辆家用轿车,形成一些不易清扫的死角。

玛丽亚仍扎昨日头巾,换上了长裤和工作服,用扫帚在沿路面堆积的土堆上仔细清扫。

记者与玛丽亚互道早上好,玛丽亚继续扫地。

晨风很硬,玛丽亚好不容易扫起来的枯黄树叶一再被风吹散,玛丽亚反复回身再度清扫,一时间双方无话。

包括犄角旮旯,玛丽亚负责的清扫面积达数千平方米,够她扫的。半小时后,一位年纪较轻维吾尔族女同志过来帮助玛丽亚扫,玛丽亚对记者说:“你看,这位小妹妹又来帮助我了。她经常对我说:‘你身体不好,我帮助你扫。’”

这等于玛丽亚再度发出了明确信息:你看,我身体不好,工作干得确实不怎么样,别采访我了。

记者无奈,当天绕道,通过玛丽亚的朋友了解玛丽亚,连续4天采访多人,一再对玛丽亚肃然起敬。就比如2年前基地管理处安排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再就业,和大家一样,已经与企业有偿解除了劳动合同的玛丽亚有环卫绿化队、社区治安员、机关室内保洁员、老年活动中心服务员等多种选项。有的人因面子问题不想选择环卫绿化队,曾在环卫绿化队当过清洁工的玛丽亚呢,主动要求重返环卫绿化队。

玛丽亚的朋友要求玛丽亚选择社区治安员,说轻轻松松坐着或站着就把工作做了,玛丽亚不听劝。

朋友们不高兴,说玛丽亚身体不好,不适宜再干清洁工。还说有些人不讲公共卫生,环卫工作容易得罪人。玛丽亚呢?看见有人随地乱扔东西,倒垃圾时将垃圾洒在垃圾筒外,也决不上前批评或劝导,不声不响把垃圾扫起来,倒进去。“省的吵起来。人家不舒服,我也不舒服。” 她说。

即便如此,玛丽亚仍多次受委屈。回家哭上一场后,第二天见到对方仍笑脸相迎,一如往常,委屈她的人反倒不好意思了。

“大清早起来扫地,”玛丽亚说,“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和大家互致问候,多好!”

可是,采访越深入,记者越发愁:未经与玛丽当面亚核实,采访再深入也是白搭。因此,至7月7日,短短5天之内记者体重明显下降。

基地管理处人力资源部副主任甫拉提,社区居委会民事调解员蔡红梅主动表示:愿代记者对玛丽亚做说服工作。

可能吗?记者心存狐疑:若玛丽亚确实不愿遭受宣传,无论怎样说服仍是那两个字:白搭。

当天就有了回信儿:玛丽亚同意接受采访了,时间定在明天,7月8日。得了信儿,记者反倒更加不解:玛丽亚怎么可能同意接受采访呢?

7月8日,经允许,记者再次走进玛丽亚的家第四次采访玛丽亚。第一句话是诉苦:“玛丽亚,已经第六天啦。你不接受采访,我的体重,掉5公斤啦!”

“不好意思,真是不好意思!”玛丽亚仍是6天前的头巾6天前的话,看上去确实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句是试探:“你那天说,要宣传你,等你死了再说,是不是生气了?”

“没有,真的没有。” 玛丽亚连忙解释。“《古兰经》上说,做好事要不留名。所以,右手做好事,左手不应当看见。我是很平常的人,表扬我,宣传我,我不舒服。死了以后,怎样表扬我,宣传我,我都听不见了。等我死了再说,就是这个意思。”说到这儿,玛丽亚笑了。

说白了吧,玛丽亚承认,于她而言,被夸奖是很难受的事情。“我们是石油工人,是王铁人的后代。王铁人那么大的贡献做下了,那么多的苦吃下了,我们做些平平常常的事情,难道不应该吗?”

玛丽亚质问记者:“这些天,你们采访我,我心上有疙瘩了,觉也睡不好了:有些说法把我弄成神仙了。我不愿意人家问我:‘玛丽亚,你有那么好吗?你那么好,我们就那么坏吗?’”

玛丽亚当场澄清已被传开、已出现版本与事实不符的几个例子:一、上世纪80年代,玛丽亚年轻时曾两次因病住院,相继资助过4位生活困难的汉族女病友,有的情节被戏剧性夸大了。二、前些年,一户维吾尔族家庭与一户回族家庭因小事闹别扭,身为百户长的玛丽亚出面调解,案由,事实,情节和结局,也被戏剧化甚至传奇化了。

玛丽亚再度质问:“要是大家问:‘你做了这些事情吗?啊?玛丽亚?我们怎么不知道?’我怎么收场?”

还有,说玛丽亚做抓饭肉放得很少,是为了把钱省下来资助困难群体,帕尔哈提对此不满。其实,肉放得少是因为玛丽亚的女儿不爱吃肉,帕尔哈提没有意见。

玛丽亚说,以她和帕尔哈提的收入,她犯不上从抓饭里抠钱。“我当着你这个大哥哥不撒谎,我放这么多的肉。”用两只手对出略小于足球的一个圆圈,顽皮地对记者笑。

再有,说基地大院有位维吾尔族少年见义勇为被人刺伤,玛丽亚前往医院全程护理精心照料并大额捐款。事实是,被刺伤少年的父母是玛丽亚的好朋友,出于朋友关系,玛丽亚每天抽时间到医院看望那个可爱的孩子,顺便送去水果和饭菜,象征性塞给孩子一点儿表示慰问的钱。

玛丽亚于是又说:“人家娃娃住院,护理的事情,是人家娃娃父母亲自做的。娃娃的父母要是问:‘玛丽亚,你什么时候护理我家娃娃啦?’叫我怎么说呢?”

终于找到了与玛丽亚通畅对话的通道。玛丽亚知道,无论记者采访报道与否,她的事情已被传开,躲不过去了,否则记者断不会找上门来,因之许多不实与过誉之词必须澄清。她因而想知道记者还掌握哪些有关她的其它情况。

这时,呆在别的房间的玛丽亚的大嫂闯进客厅用维吾尔语发泄情绪,搞得记者有些紧张。大嫂费力地用汉语向记者解释,要不是记者来访,她真不知道玛丽亚在外面做了那么多好事情。玛丽亚对家里人也非常好,她说不好汉话,事情憋在肚子里讲不出来,憋得难受。

玛丽亚的家门从早到晚敞着,大嫂话音很大,住玛丽亚对门的维吾尔族少妇听见大嫂说话,抱着孩子也过来说,自己和玛丽亚一样,也是环卫绿化队的清洁工,也说不好汉话,也有一肚子话想说。比如,玛丽亚经常替她带孩子。她的孩子小,早晨不方便出去扫地,玛丽亚身体不好时常头晕,老是替她完成她那份儿环卫清扫任务,等等。

记者再次对玛丽亚肃然起敬。面对这位衣着朴素的维吾尔族中年妇女,记者想起了玛丽亚的同班同学、地调处党群工作部副主任胡西塔尔的太太阿米娜对玛丽亚的两条意见。

第一条意见:每次上街,玛丽亚热衷于给别人带东西。别人让她带衣服,她只须看人家一眼,带回来的衣服一定特别合身,弄得人家每每惊呼:“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尺寸的呀,玛丽亚?”玛丽亚因之乐此不疲。有时为不耽误工作,利用午休时间自掏腰包打出租车替别人买东西去。有时替别人代购的物品太多,自己太胖,呼哧呼哧提不动,又自掏腰包打出租车把东西带回来。

玛丽亚自己很不讲究穿戴,不使用护肤品。参加庆典或聚会时,只准阿米娜帮着描几下眉毛抹些口红。同学们为此埋怨阿米娜:“再别带她来了!你看她穿那么寒酸,多没面子!”

尽管是半开玩笑,阿米娜确实替玛丽亚感觉没面子。维吾尔族同志参加庆典或聚会,出于尊重和礼貌,衣着必须光鲜亮丽,雍容华贵,不应当重样,哪怕所有庆典或聚会集中在一天内举行,每参加一个庆典或聚会都必须换衣服。到时候你就看吧,欢乐的人们上了车,有如那车满载鲜花。

这天,为了第二天参加聚会,阿米娜陪玛丽亚买衣服。玛丽亚仍热衷于给别人买东西,到了给自己买衣服的时候,身上的钱花光了。

“萨浪(‘勺子’★)!”阿米娜噙着眼泪痛斥玛丽亚。“看你那付寒酸样子!你为啥不把钱吃进自己肚子,穿在自己身上?”

“我就是这个样子!”玛丽亚也生气了,两个人在商店吵起来了。

吵归吵,骂归骂,谁让阿米娜和玛丽亚是老同学、好朋友呢?当场,阿米娜用自己的钱为玛丽亚选购了一件上衣一条裙子。可是第二天参加聚会,玛丽亚穿了那条裙子没穿那件上衣。上衣呢?一问方知,是因为有人喜欢,玛丽亚把那件上衣送人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她是这样一个人:你只要说一声,她会把自己的饭给你。看见乞丐不问真假都给钱,撒手就是二十,五十,一百。要饭的摸到她家门口,她马上请人家进去吃饭。”阿米娜说。

“请人家吃一个馕,喝一碗茶,能把你穷死吗?”玛丽亚说。

玛丽亚还说,只要饿不着冻不着就行,太多的钱留在手里没啥用处。阿米娜对此不是不理解。就说阿米娜的老公胡西塔尔吧,就经常教育孩子别乱花钱,要经常去肿瘤医院看看,那里有缺钱住不起医院睡马路的病人,应当关心和帮助那些人。

阿米娜和玛丽亚是同学,阿米娜和玛丽亚的女儿也是同学。两个小姑娘曾把省下的零用钱买成文具,送到SOS村帮助那里的孤儿们。

阿米娜怎么不理解?阿米娜理解。可有时候,玛丽亚确实让阿米娜气得慌。

阿米娜对玛丽亚的第二条意见是:“我的孩子心里有事找玛丽亚,不跟自己父母谈。我女儿曾公然告诉我:‘她要是我妈妈多好!’”

“所以,”阿米娜说,“许多娃娃把玛丽亚叫妈妈。”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儿。这话里话外,其实是阿米娜对玛丽亚的夸奖。

对此,玛丽亚不加掩饰地引为得意。她告诉记者,阿米娜曾生气地对女儿说:“你不是喜欢玛丽亚妈妈吗?你给她当女儿去!”又生气地对玛丽亚说:“你们俩到了一块儿,话就没完没了!跟我在一块儿,她却没有话!”

玛丽亚说,从买新衣服因款式问题与父母发生争执,到因考试成绩不佳或少男少女相互打招呼遭至父母斥骂,许多孩子心里有了疙瘩就找玛丽亚。

玛丽亚呢?有关服装款式问题,如父母与孩子确实难以达成一致,有的时候,玛丽亚索性自己给孩子买。

关于考试成绩不佳。玛丽亚先是鼓励孩子:“这次没考好,那就争取下次考好!”然后找到孩子父母:“你们咋那么喜欢分数?想要一百分我给你们买去,多买几张啪(读bia,一声)到你家墙上——你们不要给娃娃制造心理负担,那会使孩子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至于少男少女因相互打招呼遭至父母斥骂,玛丽亚直接上门批评孩子父母:“娃娃是同学。你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对不对?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嘛,出什么问题了吗?”

玛丽亚承认,善良与慈爱既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业,又是人世间最具感招力的事业,必须大家一起来做。

事情的起因,是记者向玛丽亚核实这样一件事:几年前,帕尔哈提的弟弟、玛丽亚的小叔子去世了。请颂读《古兰经》的阿訇和老者用膳之后,“过奶子(摆丧宴)” 的钱还剩下2800多块。玛丽亚提议:丧宴是不是不摆了,把剩下的钱拿去周济特困户?

帕尔哈提说:“只要你高兴了就行。”托人联系,这笔钱被捐给了一家国有煤炭企业的子弟学校。

做了这件事情以后,帕尔哈提香烟抽得少了,酒也喝得不多了。他告诉玛丽亚,把钱过多地用在抽烟喝酒上没啥意思,他和另外两名维吾尔族兄弟商量,想成立一个叫“慈善爸爸协会”的民间组织,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各族青少年,让他们读得起书,看得起病。

玛丽亚欣然同意,全力支持。如今3年过去,帕尔哈提每年捐出善款2000元,“慈善爸爸协会”也由最初的3名维吾尔族“慈善爸爸”,扩大到了拥有各族爸爸在内的100多名“慈善爸爸”,成为闻名全疆的民间爱心团体。

此前,玛丽亚曾不断资助一位离婚后失去经济来源的维吾尔族妇女及其子女,直到对方实现就业能自己养家。

丈夫发起成立“慈善爸爸协会”之后,这对夫妻又开始资助一名家庭困难的汉族女孩,一名家庭困难的维吾尔族男孩。汉族女孩是中学生,玛丽亚和帕尔哈提每年代她交纳学费1400元。维吾尔族男孩是小学生,玛丽亚和帕尔哈提每年代他交纳学费300元。夫妻二人还给两个孩子买衣服,鼓励他们认真在校学习。

以上是真实情况。传闻是:玛丽亚和帕尔哈提收养了一对孤儿。

记者替玛丽亚算了算,累计各项费用,她和她丈夫每年支出的善款约在五六千元,对家庭经济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慈善爸爸”的爱心行动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因之,帕尔哈提常在新疆电视台“出镜”。

儿子对帕尔哈提说:“爸爸,你都上电视了,都成名人了!”

帕尔哈提说:“那是因为你妈妈支持。”

今年3月23日,一位名叫王艳娜的24岁汉族未婚姑娘捐出一只肾。受助者是一位名叫买吾来江的急需换肾的17岁的维吾尔族少年。

据报道,这是全国首例非亲属、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无偿活体异性肾移植手术,王艳娜成为新疆第一个无偿给陌生人捐肾的人。

王艳娜的义举打动了全体“慈善爸爸”的心,“慈善爸爸协会”在社会上发起大规模捐款活动。

这天,帕尔哈提穿着一新,准备随其他“慈善爸爸”前往慰问那位汉族姑娘。

玛丽亚不住地抻拽帕尔哈提的衣服,让帕尔哈提尽量穿得熨贴。玛丽亚在帕尔哈提腰上摸到一把刀,吓了一跳。

玛丽亚厉声责问:“你得神经病了吗?你把刀子别在身上干什么?要打架吗?”

帕尔哈提连忙解释:“我去慰问王艳娜,怎么是打架呢?‘慈善爸爸协会’给王艳娜买了一只羊,让她补一补身体。你是‘民考汉’,会说汉语。我不是‘民考汉’,不会用汉语说慰问的话,我给王艳娜宰羊。”

让玛丽亚说什么呢?玛丽亚非常高兴,她高兴地笑了。

                           图中持刀切割羊肉者,是玛丽亚的丈夫帕尔哈提。图右为王艳娜。

                                                    慈善爸爸们与王艳娜合影。

爱人不分宗教和信仰,助人不分民族与疆界。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汉族拥有许多雷锋和王艳娜,维吾尔族拥有许多玛丽亚、胡西塔尔、因见义勇为被刺伤的勇敢少年、以帕尔哈提为代表的慈善爸爸。

(本稿在采写及修改过程中,蒙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乌鲁木齐基地管理处工会主席阿不都那比、人力资源部副主任甫拉提,新疆地质调查处党群工作部副主任胡西塔尔三位同志,专就宗教和民俗问题给予热情指点,特此致谢!)

(★勺子,形容傻瓜的当地方言)

  最后修改于 2008-08-01 02:40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